利用不同语言的特点变成技术壁垒。如果说一个技术是印欧语系中出现,那么它将非常适合该语系环境下运行,但是转移到汉藏语系则会出现诸多困难。以NLP的分词为例,汉语是没有词型变化的,但是英语有。所以从英语国家传来的一系列技术需要进行本土化,这进一步增加了时间和成本。要么就是你只能服从你选择的那套技术体系。(比如说张慧和杨炳钧的《情态隐喻视阈下网络游戏话语的符号暴力研究》用的例子是英文版原神,不是中文版。)这样一来,言必称abc,怕是不大好吧。
主要问题不在语言,也在语言。这种人类创造出来束缚自己的工具终将成为一种武器。不是听不听得懂,或者说简单的文化渗透,这在二战用烂了。(参考《最后一课》)而是体系渗透,你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用我的语言写成,那么你被迫接受我的整套语言体系。即使是全部重构,也无法推翻或者完全替代。因为你的工具就是用我的语言写成的。在这个世界上,从零开始的成本比直接干掉对方高得多。
我们有没有可能打不过就加入呢?或者魔改后脱胎换骨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一些技术类文章,我想想还是丢到B站,为的是更多人可以看到,给后世参考。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81758
这东西本来是可以写成文章的,但是我直接谈经验比较好,而且我是喜欢本地化的。(进了自己脑子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
全文搜索软件比如说ANYTXT和Archivarius3000,对于电脑配置的要求较高,除非你只进行TXT或者WORD单文件搜索,那样请随意。但是一旦涉及整个文件夹或者整个机子的文本搜索,为了保证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搜索速度,请使用16G内存(memory)以上的设备。以及index存放地点为SSD(固态硬盘)。如果不担心速度,只需要能实现,请忽略第二条,内存达到16G即可。(内存频率和通道数无明显影响。)
此外,EmEditor也有搜索对应文件夹内所有TXT的功能,但是有点烧内存,请自行测试。如果使用正则搜索,则烧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