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地理学:学科综合研究报告(from gemini)

文章目录[隐藏]

音乐地理学:学科综合研究报告

I. 界定音乐地理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

A. 学科的兴起与演变

音乐地理学(Music Geography),或称地缘音乐学(Geomusicology),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亚领域开始出现 1。其正式进入教科书和百科全书则始于70年代初 4。彼得·休·纳什(Peter Hugh Nash)在1968年发表的《音乐区域与区域音乐》(Music Regions and Regional Music)一文常被认为是引入“地缘音乐学”这一术语的基础性著作 5。

该领域的早期发展在美国尤为突出 2,其灵感一方面来源于北美文化地理学传统(受卡尔·索尔(Carl Sauer)影响 8),另一方面则受到欧洲民族音乐学家和民俗学家对“音乐区域”(musical regions)研究的启发 4。直到20世纪90年代,音乐地理学才真正获得显著发展并进入地理学研究的主流视野 8,这与当时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密切相关 2。

最初,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音乐本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家们逐渐将注意力扩展到音乐之外更广泛的声音现象 2。这导致了诸如“音乐与声音地理学”(Geographies of Music and Sound)或“声音地理学”(Sonic Geography)等术语的出现 4。这一扩展深受21世纪初跨学科的声音研究(Sound Studies)兴起的推动 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音乐地理学”是更常用的术语,但“地缘音乐学”这一提法的持续存在 5 暗示了关于该领域核心身份的一种潜在张力。这种张力体现在,该领域究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将地理学概念应用于音乐研究 1?还是一个更独特的、整合性的领域,专注于音乐本身固有的空间性 5?纳什创造了“地缘音乐学”一词 5,而卡尼(Carney)被视为该领域的“大师” 9,这似乎支持了后者,即地缘音乐学可能寻求超越仅仅作为地理学子领域的地位,主张其独特的学科性。然而,多数文献仍将其归为文化或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1,这使得两个术语并存,反映了对其学科定位的细微差别和持续讨论。

B. 核心概念:音乐、空间、地方、景观、声景

音乐地理学的核心在于将音乐视为一种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它不仅仅关注音乐的听觉体验,更强调音乐在特定的地理背景下被生产、表演、传播和消费的过程 4。音乐被视为一种文化产物,既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塑造环境 16。

空间(Space)与地方(Place) 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心议题。研究者关注音乐与“地方”(被赋予意义、身份认同和体验的地点)以及“空间”(更广泛的地理背景,包括流动、网络和分布)之间的关系 2。音乐被认为是构成“地方感”(sense of place) 7 和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 8 的重要因素。亚当·克里姆斯(Adam Krims)特别强调,需要在既有的以地方为导向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一种以空间为导向的研究路径,以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的地理维度 24。

景观(Landscape) 概念也被广泛应用。音乐被视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既反映景观特征,也对其产生影响 3。这包括自然环境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例如山地或沿海地区的音乐传统 16)以及音乐在表征景观方面的作用 8。

声景(Soundscape) 是一个尤为关键的概念。它最初由地理学家索斯沃斯(Southworth, 1969)提出,后由加拿大作曲家和环境学家 R. 穆瑞·谢弗(R. Murray Schafer)在20世纪70年代推广开来 4。声景指人在特定情境下感知或体验和/或理解的声学环境 12,涵盖了所有声音(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并强调声音在体验和构建地方过程中的作用 2。声景研究有力地挑战了地理学传统上对视觉信息的偏重 2。

将研究范围从“音乐地理学”扩展到“音乐与声音地理学” 4,不仅仅是主题的拓宽,更体现了对地理学自身认识论的根本性挑战。地理学历史上长期偏重视觉观察和表征 2,而声音研究学者则强调声音独特的、往往是非表征性的特质 8。声景研究的融入,旨在将听觉感知纳入地理学的理解框架 2。因此,这种整合不仅扩展了研究对象,更是一种有意识的方法论和理论干预,旨在对抗学科的视觉偏见,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多感官的地理学。

C. 研究边界与范围界定

音乐地理学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亚领域 1,与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分支有着显著的交叉和借鉴 8,并广泛地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8。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微观尺度(如特定的音乐场所、个人的声音体验 23)到宏观尺度(如全球音乐流、世界音乐区域划分 1)的各种空间层次。

研究对象极为广泛,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如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原住民音乐等 1)以及更广泛的声音现象(如环境声音、噪音、寂静等 2)。

研究内容涉及音乐与声音的生产、传播、消费、表演、表征以及体验等多个环节 4。

II. 音乐地理学研究的关键主题与子领域

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围绕音乐、声音与空间、地方、文化、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展开。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研究主题和子领域:

A. 音乐、地方与身份认同

这一主题探讨音乐如何塑造和反映个体、群体、区域乃至国家的身份认同 2。音乐被视为社会或政治群体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研究者关注通过音乐建立的“地方感”和地方依恋 2,以及音乐如何将人们在情感上与特定地点联系起来 8。此外,音乐中对地方、景观和区域的表征(如歌词内容、音乐风格与地域的关联)也是研究重点 2。该主题还涉及音乐如何在性别、种族、民族、性取向等文化政治议题中发挥作用 6。

B. 音乐的传播、分布与全球化

该领域分析音乐起源地(文化源地)、传播路径和空间分布模式 1。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美国民谣和摇滚乐的扩散过程 7。研究者考察音乐风格、乐器和表演实践如何在不同文化和地域间传播、被采纳、适应和融合(跨国主义、全球化) 1。这涉及到文化邻近性(cultural proximity) 1 和“第三文化” 38 等概念。同时,研究也关注移民、媒体(广播、唱片)、技术(电力、数字平台)以及音乐产业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1。地方化/区域主义与全球化/同质化之间的张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9。

C. 音乐场景的地理学

音乐场景(Music Scenes)研究聚焦于特定地点(通常是城市或区域)内音乐家、产业基础设施(场馆、厂牌、录音室)和乐迷社群的集聚现象 21。研究探讨场景形成的驱动因素,包括文化多样性、经济条件、制度支持(如大学、政府政策)以及历史路径依赖 38。场景被视为音乐创新、特定音乐类型发展(如新奥尔良爵士、底特律摩城、西雅图垃圾摇滚)和文化身份构建的温床 17。研究还关注从地理上分散的、特定类型的场景向更大、更多样化的区域性创意集群(如洛杉矶、纽约)转变的趋势,这可能与数字化和产业结构变化有关 43。同时,地方性场景的持续存在和适应性也是研究重点 43。

音乐的传播 9 与音乐场景的形成 38 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互动关系。传播过程(如移民、媒体传播)往往为特定地点带来了形成场景所需的“原材料”(如音乐风格、音乐家)9。当这些元素在某个地方集聚并互动,便可能形成具有活力的音乐场景 56。反过来,一个成功的音乐场景(如西雅图的垃圾摇滚场景 42)又会成为新的节点,向外辐射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影响力,推动新一轮的传播 46。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这种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数字技术使得音乐可以脱离物理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 47,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地理集聚型场景的重要性,但也可能催生出新的、基于网络的虚拟场景或跨国场景 43,从而在音乐地理学中引发了关于物理地方与虚拟空间之间关系的持续探讨。

D. 声景、声音地理学与声学生态学

这一领域的研究超越了音乐本身,考察整个听觉环境 2。研究者运用谢弗提出的声景概念(如基调音、信号音、声音标记 2)来分析地方的声音特征,探索城市、乡村、自然和以人为中心等不同类型的声景 30。声学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生物与其声音环境之间的关系 4,包括对噪音污染及其影响的研究 4。该领域特别强调聆听和身处声音环境中的体验性、情感性和具身性维度 2。

E. 音乐旅游与遗产

音乐旅游(Music Tourism)研究以音乐为主要动机的旅行活动,包括参加音乐节、演唱会,参观音乐地标、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 8。研究分析音乐旅游作为一个不断增长的行业的经济影响和市场趋势 51。学者们考察音乐遗产(Music Heritage)如何在特定地方被建构、管理和商品化(如利物浦、纳什维尔、新奥尔良) 9,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和表征问题 38。音乐旅游在城市/区域发展、文化政策和地方营造(place-making)中的作用也是研究重点 8。

音乐旅游的兴起 51 凸显了音乐遗产保护与庆祝同其潜在的商品化和净化之间的张力。一方面,音乐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提升地方知名度 62,并促进对音乐遗产的认知。另一方面,将音乐遗产包装成旅游产品 51 的过程可能涉及选择性叙事,优先考虑商业上可行的方面,而可能忽视或简化其原始的文化背景,甚至抹去不符合主流叙事的历史(例如芝加哥House音乐场景中与种族隔离相关的历史 64)。这引发了关于真实性 38 和文化公正 64 的讨论,揭示出音乐遗产地是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相互碰撞的 contested spaces(争议空间)。

F. 纳什与卡尼的音乐地理学七大主题

作为早期系统化音乐地理研究内容的尝试,纳什和卡尼(Nash and Carney, 1996)提出的框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它为理解该学科形成时期的核心关注点提供了基础,并有助于对比后续的发展(如声音研究的兴起)。

表1:纳什与卡尼(1996)的音乐地理学七大主题

主题序号主题名称 (英文)主题名称 (中文)简要说明
IOrigins (non-'geographical')起源(非地理性)探究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最初来源和根源。
IIWorld distribution and types世界分布与类型研究音乐在全球的传播范围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IIILocation analysis区位分析考察特定地点及其特征与音乐活动的关系。
IVSource areas of musical activities音乐活动源地识别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关键地理中心区域。
VTrends based upon electricity基于电力的趋势分析技术(尤其是电力相关技术)对音乐潮流和传播的影响。
VIImpact on landscape对景观的影响探讨音乐及音乐活动如何影响物理和文化景观。
VIIGlobal music全球音乐研究音乐超越地域界限、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现象。

资料来源:基于 1

卡尼后来还补充了九个更具体的音乐地理研究范畴:风格、结构、歌词、表演者与作曲家、中心与事件、媒体、民族性、乐器和产业 6。

III. 奠基学者、开创性著作与关键期刊

音乐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关键学者、著作和学术平台的推动。

A. 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彼得·休·纳什 (Peter Hugh Nash): 创造了“地缘音乐学”术语,早期致力于音乐区域的研究 1。
  • 乔治·O·卡尼 (George O. Carney): 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与纳什共同提出七大主题,并进一步细化了研究范畴。他主编了重要的文集,研究重点是美国民间和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文化源地 1。他代表了受索尔影响的、较为传统的美国研究路径 9。
  • 拉里·福特 (Larry Ford): 早期对摇滚乐传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7。
  • R. 穆瑞·谢弗 (R. Murray Schafer): 加拿大作曲家、环境学家,对推广“声景”概念和创立声学生态学做出了关键贡献 2。
  • 约翰·康奈尔 (John Connell) & 克里斯·吉布森 (Chris Gibson): 合著的《声音轨迹》(Sound Tracks)是研究流行音乐、身份、地方、全球化和音乐旅游的重要著作 8,代表了更广阔和当代的视角。
  • 亚当·克里姆斯 (Adam Krims): 对音乐与城市地理、后福特主义进行了理论探讨,批判了文化研究路径,并强调空间与地方的区别 24。
  • 莉莉·孔 (Lily Kong): 从非盎格鲁-美洲视角(新加坡)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涉及文化政策、全球化、身份认同以及音乐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4。
  • 苏珊·J·史密斯 (Susan J. Smith): “新文化地理学”路径的关键人物,研究涉及表演、美学、艺术政治,并挑战了索尔传统 4。
  • 安德鲁·莱森 (Andrew Leyshon), 大卫·马特利斯 (David Matless), 乔治·里维尔 (George Revill): 主编的《音乐的场所》(The Place of Music)是反映“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的重要文集 7。
  • 其他提及的学者 (部分): J. G. 格拉诺 (J. G. Granö) 8, 卡尔·索尔 (Carl Sauer) 8, 特雷弗·平奇 (Trevor Pinch) & 卡琳·比斯特维尔德 (Karin Bijsterveld) 8, 史蒂文·费尔德 (Steven Feld) 65, 迈克尔·布尔 (Michael Bull) 14, 萨拉·科恩 (Sara Cohen) 43, 理查德·佛罗里达 (Richard Florida) 6, 马克·佩德尔蒂 (Mark Pedelty) 65, 杰夫·托德·泰顿 (Jeff Todd Titon) 41, 乔治娜·伯恩 (Georgina Born) 8 等。

该领域学者的地理分布也反映了学科自身的演变。早期奠基人物如纳什和卡尼确立了强大的北美研究传统 1。随后,英国和欧洲学者(如康奈尔、吉布森、史密斯、莱森、里维尔、克里姆斯等)的加入,以及来自非西方背景学者(如孔)的贡献,显著拓宽了研究视野 4。近年来,对亚洲(如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和全球南方音乐地理的研究日益增多 2,这表明音乐地理学研究本身也在经历着地理上的扩散和多元化。

B. 里程碑式的出版物与文集

  • The Sounds of People and Places: A Geography of America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卡尼主编, 多版, 如1994年版) 7: 奠基性文集,尤其对美国研究传统影响深远。
  • The Place of Music (莱森, 马特利斯, 里维尔主编, 1998) 7: 代表“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的关键著作。
  • Sound Tracks: Popular Music, Identity and Place (康奈尔 & 吉布森, 2002/2003) 8: 将流行音乐与核心地理主题联系起来的有影响力的概述性著作。
  • Music and Urban Geography (克里姆斯, 2004/2007) 24: 对当代城市转型中音乐角色的开创性理论著作。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ound Studies (平奇 & 比斯特维尔德主编, 2011/2012) 8: 更广泛的声音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与声音地理学密切相关。
  • The Sound Studies Reader (斯特恩主编, 2012) 8: 重要的声音研究入门读物。
  • Music, Sound and the Reconfigur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 (伯恩主编, 2013) 8: 连接声音环境与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文集。
  • Sound, Society and the Geography of Popular Music (约翰松 & 贝尔主编, 2009) 8: 探索流行音乐地理学范围的文集。
  • Keywords in Sound (诺瓦克 & 萨卡基尼主编, 2015) 14: 关于声音研究中关键概念的论文集。
  • Oxford Bibliographies 系列 (音乐/地理学/声音研究) 8: 提供经过筛选和评注的文献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被视为里程碑的出版物是编辑成册的文集,而非单一作者的专著 7。这一现象反映了音乐地理学发展的“文集驱动”特征。这可能源于该领域固有的跨学科性质——需要整合地理学、音乐学、社会学、声音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视角和方法 8。因此,编辑文集成为展示这种跨学科对话和多样化实证研究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巩固和推动这个涵盖广泛主题的领域的发展。

C. 发表音乐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期刊

虽然没有专门的音乐地理学期刊,但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发表在地理学、文化研究、音乐学以及跨学科期刊上。

  • 地理学期刊: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7,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7,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7,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7,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67,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3, Geoforum 44, Human Geography 74, Cultural Geographies
  • 音乐/声音/文化研究期刊: Popular Music 78,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78, Ethnomusicology 78, Journal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Sound Studies 78, Twentieth-Century Music 24, IASPM Journal 80, Notes 28, Perfect Beat 78。
  • 区域/跨学科期刊: Chimera (爱尔兰研究) 9,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Scholarship 2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 中文期刊: 《人文地理》18, 《地理学报》81, 《地理科学进展》38,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7, 《音乐艺术》74 等 40。

IV.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音乐地理学研究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论和理论视角,反映了其跨学科的特性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

A. 方法论途径

音乐地理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涵盖了定性、定量、混合以及新兴的声音和创意方法。

  • 地图绘制与空间分析 (Mapp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这是地理学的经典工具,用于可视化音乐现象的分布模式、传播路径和空间集聚(如音乐分区、流派分布、艺术家/产业集群)1。定量方法包括区位分析、引力模型 1、地理信息系统(GIS)17、网络分析 38 和回归模型 82。
  • 民族志 (Ethnography): 深入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和田野工作来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实践、意义和体验 9。这包括声音民族志(sonic ethnography)4 和地理民族志(geographic ethnography)84。在中国,民族志方法尤其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开始与GIS结合 84。
  • 文本分析 (Textual Analysis): 解读歌词、歌名、专辑封面、媒体报道和相关话语,以理解其中蕴含的关于地方、身份、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2。
  • 历史分析 (Historical Analysis): 考察音乐风格、场景、产业及其地理背景随时间演变的历程 1。
  • 声音方法 (Sonic Methods): 较新的研究方法,直接关注声音和聆听本身。包括声音漫步(soundwalks)2、声音地图(sound mapping)13、田野录音/声景记录(field recording/phonography)13、听觉地图(auditory maps)4、深度聆听(deep listening)4、直觉声音映射(visceral sonic mapping)82 以及声学特性分析 12。这些方法旨在挑战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13。
  • 创意/基于艺术的方法 (Creative/Arts-Based Methods): 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将表演、作曲或声音艺术作为研究手段 8。

表2:音乐地理学常用研究方法分类

方法类别具体技术/方法简要说明与应用示例
定量方法 (Quantitative)地图绘制 (Mapping)可视化音乐区域、流派分布、艺术家集聚 29
空间统计 (Spatial Statistics)分析空间格局与关联性,如区位商、引力模型 1
地理信息系统 (GIS)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多源地理空间数据 17
网络分析 (Network Analysis)研究音乐家、产业、听众之间的连接和流动 38
调查问卷 (Surveys)收集关于听众偏好、音乐消费行为的数据 4
定性方法 (Qualitative)民族志 (Ethnography)深入田野,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理解音乐文化实践 38
深度访谈 (In-depth Interviews)获取个体关于音乐、地方和身份的经验与看法 38
文本/话语分析 (Textual/Discourse Analysis)解读歌词、媒体报道等文本的意义 2
历史分析 (Historical Analysis)追溯音乐现象的时空演变 41
声音方法 (Sonic)声景记录/田野录音 (Soundscape Recording/Field Recording)捕捉特定环境的声音特征 13
声音漫步 (Soundwalks)通过行走体验和记录特定路径的声景 13
声音地图 (Sound Mapping)可视化声源、声级或声音体验的空间分布 13
声学测量 (Acoustic Measurement)定量测量声压级、频率等物理参数 12
聆听实践 (Listening Practices)将聆听本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分析对象 4
混合/其他 (Mixed/Other)案例研究 (Case Study)深入分析特定地点、流派或现象 35
创意/艺术实践 (Creative/Arts-Based)通过音乐创作、表演等进行研究 8
数字数据分析 (Digital Data Analysis)分析流媒体平台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 47

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 1

这种方法论上的多元性是音乐地理学的一大特征。它既体现了该领域丰富的跨学科借鉴能力和适应性 13,能够从不同角度切入复杂的研究问题;但也因此受到一些批评,认为其研究路径多样、缺乏统一的方法论核心,有时显得描述性有余而理论分析不足,研究成果较为分散 7。如何在保持方法灵活性的同时,提升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是该领域持续面临的挑战。

B. 关键理论框架

音乐地理学的研究深受人文地理学及相关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 文化地理学(传统/索尔学派): 早期的音乐地理研究深受索尔学派文化地理学的影响,关注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景观以及音乐现象的地图绘制与区域划分 7。这一时期的研究常被认为偏重经验描述 7。
  • 人本主义地理学 (Humanistic Geography): 强调主观经验、意义、地方感和感知在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2。这一思潮启发了学者们将声音作为一种体验来研究 4。
  • “文化转向”/新文化地理学 (The 'Cultural Turn' / New Cultural Geography): 20世纪80、90年代兴起,将社会理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引入地理学 2。研究重点转向表征、意义、权力、身份认同、文化政治、话语和符号景观 9。这一转向批判了早期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9。
  • 政治经济学/文化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 /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分析音乐产业的结构、商品化、全球化、劳工问题、权力关系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8。文化政治经济学(CPE)尤其挑战将文化与经济截然分开的做法,强调经济系统如何被文化所嵌入和塑造 88。
  • 非表征理论 (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NRT): 21世纪初兴起,研究重心从意义和表征转向情感(affect)、情绪、具身体验(embodiment)、表演(performance)、实践(practice)以及声音体验中“超乎表征”(more-than-representational)的方面 4。深刻影响了对聆听、氛围(atmosphere)和感官地理学的研究 4。
  • 声音研究 (Sound Studies): 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为近期的音乐/声音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方法,关注听觉文化、聆听实践、声音技术以及音乐之外的广阔声音世界 4。
  • 关系/拓扑方法 (Relational/Topological Approaches): 关注网络、流动、连接以及通过音乐和声音产生的复杂、动态的空间性 1。这与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中的“关系转向”相呼应 38。

音乐地理学理论框架的演变清晰地反映了人文地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宏大理论思潮变迁。从索尔学派的文化景观研究,到人本主义对体验的关注,再到文化转向对意义和权力的强调,以及近期非表征理论和声音研究对情感、身体和听觉本身的聚焦 2,音乐地理学的发展轨迹与母学科的理论革新紧密相连。这表明音乐地理学并非一个孤立的子领域,而是积极参与并贡献于更广泛的关于空间、文化、体验和表征的理论辩论,将音乐和声音作为探索这些宏大理论问题的独特透镜。

V. 音乐地理学案例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实践应用

案例研究是音乐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将抽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地理背景和音乐现象,从而生动地展示了该领域的分析能力。

A. 音乐流派的传播案例

  • 摇滚乐 (Rock and Roll): 早期的扩散研究追溯了摇滚乐如何从美国南方乡村这一文化源地,经由城市中心(如孟菲斯、纽约)和录音室,最终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开来,揭示了文化源地、传播中心和媒介在音乐风格演变中的作用 7。拉里·福特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代表 7。
  • 蓝调 (Blues): 对蓝调音乐的研究常与非裔美国人的迁移模式联系起来,特别是从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北方城市的迁移,展示了音乐如何随着人口流动而传播,并成为特定地方和文化运动的象征 7。
  • 乡村音乐 (Country Music): 研究不仅探讨了乡村音乐的区域根源和扩散过程,还分析了其与身份认同(如“杰克逊式文化” 6)和政治话语的关联,例如在后9/11时代美国爱国主义情绪中的体现 6。研究也关注其如何超越传统地理范围,在城市地区获得听众 6。
  • 韩流 (K-Pop): K-Pop的全球性成功是近年来音乐地理学,特别是关注全球化和数字化议题的研究热点。研究考察了数字平台(如YouTube 47)和社交媒体在K-Pop快速扩散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文化邻近性、文化混杂性(hybridity)、跨国粉丝社群以及韩国文化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47。比较K-Pop在亚洲和欧洲不同地区的传播模式和接受情况也是研究重点 47。
  • 其他流派案例: 蓝草音乐(Bluegrass)在美国的传播 38;重金属音乐(Heavy Metal)在英国伯明翰的诞生与其工业地理背景的关系 5;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的全球影响 29;拉丁美洲音乐 7 和非洲音乐及其散居社群的音乐 41 的传播与演变。

B. 城市音乐场景的形成案例

  • 西雅图垃圾摇滚 (Seattle Grunge): 20世纪80、90年代在西雅图形成的垃圾摇滚场景,与当地的独立唱片公司(如Sub Pop)、代表性乐队(如Nirvana, Pearl Jam)、独特的音乐和时尚美学(原始的声音、法兰绒衬衫、破洞牛仔裤)以及社会疏离的主题紧密相关 17。该场景的形成被认为与西雅图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有关,同时也与当时的Riot Grrrl女权主义朋克运动有所关联 42。
  • 芝加哥浩室音乐 (Chicago House): 对浩室音乐起源的研究将其与芝加哥的城市社会地理联系起来,特别是探讨了种族隔离背景下,特定俱乐部和社群空间如何成为这种新音乐风格诞生和发展的温床 59。该案例凸显了音乐场景与城市社会结构和空间政治的互动。
  • 中国城市音乐场景 (如广州、北京、上海): 近期研究开始关注中国语境下的音乐地理现象。例如,对广州“噪音”音乐现场的研究探讨了Livehouse(现场音乐酒吧)如何连接不同人群和地方,并被建构成动态的、“越轨”的空间 40。更广泛的研究则利用大数据分析了中国音乐家和音乐产业在主要大都市(如北京、上海)的集聚现象,考察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国家政策、文化基础设施以及艺术家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跨地域流动性 44。这些研究还探讨了数字化对中国音乐场景(包括线上平台如ShowStart对线下Livehouse的影响)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双重影响 44。
  • 其他场景案例: 孟菲斯(蓝调、摇滚)、底特律(摩城、Techno)、新奥尔良(爵士)、纽约(嘻哈、朋克)、纳什维尔(乡村)、芬兰波里(Pori)(另类音乐)、谢菲尔德(电子音乐)等地的音乐场景,都曾是音乐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用以说明地方性因素如何催生独特的音乐文化 17。

C. 声景分析案例

  • 城市公园 (Urban Parks): 大量研究关注城市公园的声景。学者们分析公园内的声学环境,评估交通噪音等人类活动声音对生物多样性和游客体验(如注意力恢复、感知舒适度)的影响 30。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声音漫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31,比较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如巴西与葡萄牙 31)公园声景的差异,并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如植被、步道设计 35)来改善声景质量。
  • 旅游地 (Tourist Sites): 声景研究也被应用于旅游领域,探讨声音环境在塑造旅游体验、增强地方依恋感和游客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26。研究关注旅游高峰期对声景的压力和管理问题 26,强调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声音遗产(如传统歌唱、地方音乐)的重要性 26,并评估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如对海滩生态的影响 26)。
  • 其他环境声景: 研究范围还包括更广泛的城市声景 2,特定场所如工厂 5、商店、实验室、住宅、俱乐部 8 的声音环境,乡村地区 30 和沿海地区 30 的声景特征,以及历史声景的重构与分析 13。

D. 数字音乐地理学案例

  • Spotify案例研究: 作为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之一,Spotify成为了数字音乐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研究利用Spotify的API数据(如各国每周热门歌曲排行榜)来分析全球音乐流动格局、听众偏好,以及语言、国籍和地理距离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55。学者们还考察Spotify的商业模式、推荐算法、用户基础、市场定位、数据运用策略,及其对艺术家、听众和整个音乐产业的影响 54。研究探讨了像Spotify这样的平台如何在促进音乐全球化的同时,也可能通过算法过滤导致品味同质化 55,并关注地方性音乐在全球流媒体平台上的生存空间 57。
  • YouTube与音乐传播: 研究分析了YouTube在流行音乐(特别是K-Pop)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其在促进跨区域音乐流动(如亚洲与欧洲之间)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弥合文化鸿沟方面的局限性 47。
  • 中国数字音乐平台: 对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如现场演出票务平台ShowStart)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平台如何重塑了中国的现场音乐产业格局,一方面促进了独立厂牌和小场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商业化和国家监管 44。研究还探讨了数字化对中国音乐家集聚和流动模式产生的复杂影响——既有去中心化的潜力,也可能强化现有中心城市的优势 44。

这些案例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更在于它们是检验和验证音乐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关键场域。无论是K-Pop的扩散研究对文化邻近性理论的检验 47,城市音乐场景研究对集聚经济和地方营造理论的应用 44,声景分析对谢弗概念的操作化和声音方法的实践 34,还是数字平台研究对全球化、网络分析和平台权力理论的运用 44,这些案例都为音乐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此外,许多案例研究,即使没有明确使用“地缘政治”的标签,也内含着丰富的地缘政治维度。例如,美国乡村音乐中的后9/11爱国主义 6,澳大利亚原住民摇滚乐中对文化主权的伸张 6,牙买加舞厅音乐与南非Kwaito音乐之间反映的共享后殖民背景的联系 6,中国国家力量对音乐产业格局的塑造 44,以及K-Pop全球传播所体现的软实力竞争和区域文化流动格局 47。这表明,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往往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进程相互交织,并能为其提供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洞察。

VI. 跨学科交叉:音乐地理学的联系网络

音乐地理学本质上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其发展深受多个相邻学科的影响,并与之产生广泛的对话与融合。

A. 与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联系

  • 民族音乐学 (Ethnomusicology): 音乐地理学与民族音乐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早期对民间音乐传统和“音乐区域”的研究上 4。两者都关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音乐 79,都重视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方法 38,并致力于理解文化实践 37。音乐地理学借鉴了民族音乐学对非西方音乐和文化差异的深刻见解 41。一些学者甚至将音乐地理学视为连接地理学与民族音乐学的桥梁 3。
  • 音乐学 (Musicology): 音乐学为音乐地理学提供了音乐分析的工具(如风格、结构分析 6)和历史背景知识 41。反过来,音乐地理学也为音乐学研究贡献了独特的空间视角 8。不过,两者在研究重点上可能存在张力,传统上音乐地理学更关注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而音乐学则侧重古典艺术音乐,尽管这种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7。

B. 与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和城市研究的关系

  • 文化地理学 (Cultural Geography): 音乐地理学是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共享对文化、地方、景观、身份、传播和表征等核心议题的兴趣 9。音乐地理学采纳并发展了文化地理学的关键理论转向(如“文化转向”)9。
  • 社会学 (Sociology): 两者在研究音乐的社会实践、群体认同、亚文化、社会网络以及音乐产业等方面有共同兴趣 2。社会学的调查和访谈方法也常被音乐地理学研究所采用 38。音乐地理学为社会学中的音乐相关现象提供了空间维度的分析。
  • 城市研究 (Urban Studies): 音乐地理学与城市研究有显著重叠,尤其是在研究城市音乐场景、音乐在城市经济和复兴中的作用、文化政策、城市声景以及音乐与城市空间/身份的关系等方面 8。克里姆斯(Krims)的著作明确地连接了音乐与城市地理学 24。

C. 与声音研究、声学生态学和生态音乐学的融合

  • 声音研究 (Sound Studies): 音乐/声音地理学与这个跨学科领域的关系日益紧密 4。两者都关注听觉文化、聆听实践、声音技术、噪音、寂静以及音乐之外更广阔的声音空间维度 4。音乐地理学采纳了声音研究的概念和方法 13。
  • 声学生态学 (Acoustic Ecology): 通过谢弗关于声景和生物体与其声音环境关系的研究,对音乐地理学产生了关键影响 4。关注环境声音质量和噪音污染问题 4。
  • 生态音乐学 (Ecomusicology): 这是一个新兴领域,研究音乐/声音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21。它与音乐地理学在环境、景观以及音乐产业的环境影响(如巡演 68)等议题上有所重叠。生态音乐学也关注音乐在提升环境意识和推动环保行动中的作用 19。

音乐地理学位于地理学、音乐/声音研究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 4,这使其能够扮演一个独特的“桥梁”角色。它将空间思维和地理学概念引入音乐研究领域,同时也将声音和音乐的洞见带入地理学和社会科学的讨论中,从而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方法借鉴。

然而,这种跨学科特性也可能带来认识论上的张力。构成音乐地理学的不同学科(如侧重空间分析的量化地理学、侧重解释的民族志、侧重批判的文化研究、侧重体验的非表征理论/声音研究)可能持有不同的关于知识、客观性和现实本质的假设。例如,绘制传播地图 38 假设模式可以被客观地表征,而非表征理论则强调主观的、非表征性的体验 4。如何在单一研究或整个子领域内调和这些可能存在冲突的认识论(例如,如何将量化的分布图与主观的声音体验或对权力的批判性分析相结合?),是音乐地理学研究者需要持续面对和审慎处理的挑战。这要求研究者要么选择一种主导范式,要么尝试进行理论综合,要么明确承认不同方法所产生的知识类型的差异性。

VII. 音乐地理学的当代趋势与未来方向

音乐地理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议题,并对变化的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做出回应。

A. 数字化与全球化的持续影响

  • 数字技术的重塑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如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YouTube、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如何持续重塑音乐的生产、传播、消费、发现及其空间性 4。
  • 平台化分析: 对音乐平台化(platformization)现象及其影响的分析将更加深入,包括算法推荐的机制与后果、聆听行为的数据化、产业结构的变迁、艺术家生计的不稳定性,以及平台是促进音乐多样性还是导致同质化等问题 44。
  • 全球化议题: 对全球化影响的考察仍将是核心议题,包括跨国音乐流动的新模式、文化混杂性的新形式、全球媒体公司的力量,以及全球趋势与地方特殊性之间的持续张力 8。

数字技术 4 对音乐地理格局产生了复杂且看似矛盾的影响。一方面,它具有去中心化的潜力,使得艺术家(尤其是独立艺术家)能够绕过传统门槛,直接面向全球听众 44,也让小众音乐类型更容易找到受众。另一方面,数字领域本身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少数大型流媒体平台(如Spotify)占据主导地位 54,其推荐算法可能强化主流品味或已有知名度的艺术家的优势 55。同时,有证据表明,数字化甚至可能加强了现有主要音乐中心城市(如纽约、洛杉矶、纳什维尔)的集聚优势 43。这种技术赋能下的去中心化潜力与实际运行中的(再)中心化趋势之间的悖论,将是未来音乐地理学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解析的关键动态。

B. 情感、具身性与非表征地理学

  • 情感与感官转向: 对音乐和声音体验中情感(affect)、情绪和感官维度的关注将持续加强 4。
  • 实践与具身体验: 通过表演、实践、移动、舞蹈、节奏和具身体验来理解音乐和声音的研究将进一步发展 4。
  • 非表征理论的应用: 非表征理论(NRT)将继续被用来理解声音和音乐在塑造空间体验和氛围时所产生的直接的、前认知的影响 4。

C. 拓展声音、听觉文化与生态音乐学研究

  • 声音研究的深化: 对声景、噪音、寂静以及音乐之外更广泛的听觉文化的研究将持续增长 4。
  • 生态视角的加强: 声学生态学和生态音乐学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更深入地探讨环境问题、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以及声音、自然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 21。这包括对音乐产业环境足迹(如巡演的环境成本 68)的评估,以及音乐作为环境倡导工具 21 的潜力。

D. 拓展地理焦点

  • 超越西方中心: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研究视角的地理拓展,超越传统的盎格鲁-美洲中心,更多地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如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和全球南方的音乐地理 2。
  • 非西方语境研究: 加强对非西方音乐传统和产业的地理学研究,以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 14。
  • 理论本土化: 批判性地审视在西方语境下发展起来的理论的普适性,并致力于发展更具地方情境敏感性的理解框架 14。

E. 方法论创新

  • 声音方法的成熟: 声音方法(如声景记录、声音漫步、声音地图、聆听实践)将被更广泛和更深入地开发与应用,以更直接地捕捉听觉体验 4。
  • 数字工具与数据: 利用GIS、网络分析、来自流媒体平台的大数据、社交媒体分析等数字工具和数据源,将为分析音乐的空间模式和过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17。对“数字地理学”(Digital Geography)概念的探索也可能与此相关 104。
  • 创意与参与式方法: 探索更多创意性、基于艺术实践和参与式的研究方法,以促进研究者、艺术家和社群之间的合作 8。

这些新兴趋势,如生态音乐学对可持续性的关注 21,对非西方语境的研究及其引发的后殖民思考 14,以及对情感和具身体验的聚焦 4,共同将音乐地理学推向一个更具伦理关怀和政治参与性的方向。未来的音乐地理学不仅致力于分析现象,更可能越来越多地介入关于环境可持续性、文化公正、后殖民论述以及体验政治和身心福祉的讨论 21。

VIII. 音乐地理学的重要性与贡献

音乐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交叉学科领域,为我们理解音乐、文化、空间和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贡献。

A. 理解音乐-文化-空间-社会动态

音乐地理学的核心贡献在于揭示了音乐、文化实践、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之间复杂而互惠的关系 1。它清晰地展示了地理环境如何塑造音乐(影响其起源、风格和场景形成),同时音乐又如何反作用于地理环境(通过地方营造、景观表征和旅游经济等方式)1。该领域的研究突出了音乐在日常生活、社会互动以及个体和集体身份认同建构(尤其是在与地方的联系中)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

B. 对地方营造、身份认同和文化经济研究的贡献

音乐地理学为理解“地方”如何通过音乐实践、声音和表征被积极地创造和重塑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2。通过强调音乐认同的空间维度,它丰富了我们对个体、群体、区域和国家身份形成过程的理解 2。此外,通过分析音乐产业的空间组织、集聚效应、经济影响以及音乐旅游和创意劳动力等议题,音乐地理学为文化经济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8。

C. 凸显地理研究中的听觉体验

音乐地理学最独特的贡献之一在于它有力地挑战了地理学中长期存在的视觉中心主义。通过强调声音、聆听和听觉感知在理解环境和空间体验中的重要性 2,该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它发展了如声景、声学生态学等概念,以及声音民族志、声音漫步、声景记录等方法,旨在更好地捕捉和分析地方的听觉维度 2。这最终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全面、多感官的关于人地互动的理解,并更深入地把握地方的特性 4。

通过聚焦于像音乐和声音这样本身就充满表现力、情感丰富且与体验紧密相连的现象 4,音乐地理学有助于抵制地理学分析中可能存在的过度抽象或疏离感。它将鲜活的体验、情感和文化活力带入学科讨论,促进了对世界更具人本主义和参与性的理解 4。这不仅丰富了地理学的内涵,也可能使地理学研究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更具吸引力和相关性。

IX. 结论

音乐地理学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关注音乐区域和传播,到如今涵盖音乐场景、声景、音乐旅游、数字音乐地理以及与生态、政治、经济等更广泛议题的交叉,其研究范围和理论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该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坚持从空间和地方的视角来理解音乐与声音,揭示了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或娱乐产品,更是一种深刻的地理现象和社会文化实践。它塑造着我们对地方的感知和认同,影响着区域文化景观和经济发展,并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扮演着日益复杂的角色。

音乐地理学的跨学科特性是其优势所在,使其能够借鉴和融合来自地理学、音乐学、社会学、人类学、城市研究和声音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然而,这也要求研究者在方法论多元化和理论综合性之间寻求平衡。

当前,数字化转型、全球文化流动、对情感和具身体验的关注、环境可持续性议题以及对非西方语境的探索,正共同塑造着音乐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该领域不仅在学术上挑战着地理学的视觉偏见,推动着多感官地理学的发展,更在实践层面与文化政策、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环境管理和数字平台治理等现实问题产生关联。

综合来看,音乐地理学对于我们理解音乐、文化、空间和社会之间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更能为我们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日益由声音和空间共同塑造的世界提供宝贵的洞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音乐地理学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无疑将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引用的著作

  1. The Seven Themes of Music Geography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9915378_The_Seven_Themes_of_Music_Geography
  2. Geography and music: The state of the question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89158906_Geography_and_music_The_state_of_the_question
  3. 音乐地理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9F%B3%E6%A8%82%E5%9C%B0%E7%90%86%E5%AD%B8
  4. (PDF) Geographies of Music and Sound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6548942_Geographies_of_Music_and_Sound
  5. journals.gmu.edu,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journals.gmu.edu/index.php/jmgr/article/download/528/1081/1919
  6. View of Here and Nowher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Geomusicolog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journals.gmu.edu/jmgr/article/view/528/1081
  7. Music Geograph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8873639809478309
  8. Geographies of Music, Sound, and Auditory Culture - Geography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abstract/document/obo-9780199874002/obo-9780199874002-0130.xml
  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geography - SciSpa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scispace.com/pdf/listening-for-geography-the-relationship-between-music-and-3yf98ofz94.pdf
  10. A Critique of the Cultural Tur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blackwellpublishing.co.uk/content/BPL_Images/Content_Store/ThumbNail/LONGHURST9781405126458/9781405175654_004.PDF
  11. Culture, geography, and the arts of government - Open Research Onli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oro.open.ac.uk/7150/1/Culture,_geography_and_the_arts_of_government.pdf
  12. Concept, Framework, and Data Model for Geographical Soundscapes - MDP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mdpi.com/2220-9964/14/1/36
  13. Sonic Methods in Geography - Oxford Bibliographi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abstract/document/obo-9780199874002/obo-9780199874002-0172.xml
  14. Sound Studies - Music - Oxford Bibliographi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display/document/obo-9780199757824/obo-9780199757824-0280.xml?p=emailACnGM.zg4qFko\&d=/document/obo-9780199757824/obo-9780199757824-0280.xml\&print
  15. Music geography - Wikiped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sic_geography
  16. Geography of Music: A Harmonious Blend of Sound and Place - Brighter Kashmi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brighterkashmir.com/geography-of-music-a-harmonious-blend-of-sound-and-place
  17. Musicians and Singers - Powerful Geograph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powerfulgeography.org/k-12-education/resources/geography-in-jobs-and-careers-pages/entertainment-and-sports-job-summaries/musicians-and-singers/
  18. 音乐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rwdl.xis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1381.shtml
  19. Popular Music in Geographical Analyses - InK@SMU.edu.sg,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ink.library.smu.edu.sg/cgi/viewcontent.cgi?referer=\&httpsredir=1\&article=2997\&context=soss_research
  20. Geography & Musi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geographypods.com/geography--music.html
  21. Sound, Society and the Geography of Popular Music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2465587_Sound_Society_and_the_Geography_of_Popular_Music
  22. Cultural geography - Human Geography - Research Guides at Dartmouth Colleg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researchguides.dartmouth.edu/human_geography/cultural
  23. The Bloomsbury Handbook of Popular Music, Space and Pla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bloomsbury.com/us/bloomsbury-handbook-of-popular-music-space-and-place-9781501390678/
  24. Adam Krims, Music and Urban Ge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7), ISBN 0415970121 (pb)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twentieth-century-music/article/adam-krims-music-and-urban-geography-new-york-and-london-routledge-2007-isbn-0415970121-pb/5FA453A49674FBAB93E3AEAE5B9DDDB3
  25. The Sound of Ruins: Sigur Rós' Heima and the Post-Rock Elegy for Place | Interferen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www.interferencejournal.org/the-sound-of-ruins/
  26. Soundscapes and sonicscapes in tourism: A decade of research insights from bibliometric analysis - EnPress Journal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systems.enpress-publisher.com/index.php/jipd/article/viewFile/8163/5102
  27. Music and Urban Geography (review) - Project MUS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muse.jhu.edu/article/232029/summary
  28. Music and Urban Geography by Adam Krims | Goodread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1218534.Music_and_Urban_Geography
  29. The Progressive Rock Movement: A Visualization - ArcGIS StoryMap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11a7a3582dab4ef89d552e7a1b91dbb4
  30. Soundscapes - RGS -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gs.org/schools/resources-for-schools/soundscapes
  31. (PDF) Urban park soundscape in distinct socio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7529557_Urban_park_soundscape_in_distinct_sociocultural_and_geographical_contexts
  32. Soundscape project - Professorship for Social Geograph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geographie.uni-wuerzburg.de/en/social-geography/current-research-and-projects/soundscape-project/
  33. Noise, Blazes and Mismatches - Frontiers 2022: Emerging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 United Nations Digital Library System,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digitallibrary.un.org/record/3991772/files/Frontiers_2022.pdf
  34. Soundscape Design in an Urban Natural Park - MDP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mdpi.com/2073-445X/13/10/1546
  35. Soundwalk path affecting soundscape assessment in urban parks - Frontier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2.1096952/full
  36. Effects of Soundscape on the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in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ts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37754/
  37. 声音景观与音乐地理研究的兴起 -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09_5776452.shtml
  38. 国外音乐地理研究进展与启示 - 地理科学进展,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10.18306/dlkxjz.2024.05.013
  39. Music and Human Geography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3862997_Music_and_Human_Geography
  40. “噪”起来:广州音乐现场的文化地理研究 - SciEngi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sciengine.com/doi/pdf/B5A34E6D17D5416FA52439E1DE5F8D8C
  41. Music and Music Making - Atlantic History - Oxford Bibliographi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abstract/document/obo-9780199730414/obo-9780199730414-0185.xml
  42. Seattle music scene | PPT - SlideShar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slideshare.net/slideshow/seattle-music-scene-59130557/59130557
  43. Full article: The online place of popular music: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geography and social media on pop artists' mainstream media atten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405702.2015.1019073
  44. Exploring music geography beyond the West: Clustering and mobility of Chinese musicians in the digital era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78875666_Exploring_music_geography_beyond_the_West_Clustering_and_mobility_of_Chinese_musicians_in_the_digital_era
  45. The emerging (national) popular music culture in China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3162966_The_emerging_national_popular_music_culture_in_China
  46. Geographic Factors in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Diffusion of Rock and Roll Musi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0221347108981892
  47. (PDF) The Diffusion of Music Via YouTube: Comparing Asian and European Music Video Charts: Cultural Policies,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Media Consumers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8192979_The_Diffusion_of_Music_Via_YouTube_Comparing_Asian_and_European_Music_Video_Charts_Cultural_Policies_Creative_Industries_and_Media_Consumers
  48. Transnational Proximity of the Korean Wav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Spher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ijoc.org/index.php/ijoc/article/viewFile/18469/3982
  49. K-Pop as a Global Phenomenon Article and FRQ (AP Human Geography, Unit 3) - TP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eacherspayteachers.com/Product/K-Pop-as-a-Global-Phenomenon-Article-and-FRQ-AP-Human-Geography-Unit-3-8675818
  50. The Globalization of K-pop: Korea's Place in the Global Music Industry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6774877_The_Globalization_of_K-pop_Korea's_Place_in_the_Global_Music_Industry
  51. Music Tourism Global Market Report 2025 - 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hebusinessresearchcompany.com/report/music-tourism-global-market-report
  52. K-Pop Strategy Seen from the Viewpoint of Cultural Hybridity and the Tradition of the Gwangdae - The Ateneo Archium,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archium.ateneo.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144\&context=kk
  53. Popular Music - (AP Human Geography) - Vocab, Definition, Explanations | Fiveabl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library.fiveable.me/key-terms/ap-hug/popular-music
  54. Spotify: Strategic Plan and Analysis - ScholarWorks at University of Montan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scholarworks.umt.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346\&context=utpp
  55. The Geographic Flow Of Music On Spotify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7144688_The_Geographic_Flow_Of_Music_On_Spotify
  56. Music Scenes to Music Clusters -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music in the U.S., 1970- 2000 - R Discover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discovery.researcher.life/download/article/d4aa8a63df4d3ba1b0ed550c8a1c55d8/full-text
  57. Exploring Local Music's Place in Global Streaming - Spotify Researc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research.atspotify.com/publications/exploring-local-musics-place-in-global-streaming/
  58. The Geography of America's Music Scen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musicalgeography.org/2020/12/07/the-geography-of-americas-music-scenes/
  59. Geography of Music Scenes - Isn't That Spati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isntthatspatial.net/episodes/2018/10/1/geography-of-music-scenes
  60. New Scenes Ahead: A Case Study on how the '90s Pori Alternative Music Scene Emerge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widerscreen.fi/numerot/1-2023-widerscreen-26-1/new-scenes-ahead-a-case-study-on-how-the-90s-pori-alternative-music-scene-emerged/
  61. What is ecomusicology?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 Earth.fm,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earth.fm/glossary/what-is-ecomusicology-definition-and-examples/
  62. Music Tourism Market Analysis Report 2024: Specialized - GlobeNewswir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5/01/07/3005534/28124/en/Music-Tourism-Market-Analysis-Report-2024-Specialized-Music-Festivals-Expanding-Offering-Niche-Genres-and-Unique-Cultural-Experiences-Global-Long-term-Forecast-to-2028-and-2033.html
  63. Full article: Popular culture and tourism: conceptual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4616688.2024.2412552
  64. Music and Heritage: New Perspectives on Place-making and Sonic Identity - Routledg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outledge.com/Music-and-Heritage-New-Perspectives-on-Place-making-and-Sonic-Identity/Maloney-Schofield/p/book/9780367741037
  65. Aaron S. Allen and Kevin Dawes Allen, Aaron S., and Kevin Dawe. “Ecomusicologies,” “Ecological Direct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libres.uncg.edu/ir/uncg/f/A_Allen_Ecomusicologies_2016.pdf
  66. Full article: Musical Geopolitics: Masculinity, Nationhood, and the Scoring of Superman (1978–2006) - Taylor & Francis Onli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4650045.2021.1965575
  67. Sound Studies - 1st Edition - Michael Bull - Routledge Boo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outledge.com/Sound-Studies/Bull/p/book/9780415597333
  68. Ecomusicology: Rock, Folk, and the Environment by Mark Pedelty (review)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5902610_Ecomusicology_Rock_Folk_and_the_Environment_by_Mark_Pedelty_review
  69. Sustainability and Sound: Ecomusicology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quod.lib.umich.edu/m/mp/9460447.0008.205/--sustainability-and-sound-ecomusicology-inside-and-outside?rgn=main;view=fulltext
  70. The Nature of Ecomusicology - ABE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abet.mus.br/wp-content/uploads/2022/04/3_vol_8_titon.pdf
  71. A Political Sound: K-Pop and the 'Postcolonial Interrup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ames.cam.ac.uk/political-sound-k-pop-and-postcolonial-interruption
  7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36342
  73.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motion and I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 Liaocheng Peiwen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shs-conferences.org/articles/shsconf/pdf/2024/03/shsconf_icpahd2024_03011.pdf
  74.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OF LIVE MUSIC PERFORMANCE IN CHIN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rwdl.xisu.edu.cn/EN/abstract/abstract12276.shtml
  75. Geographical Mechanisms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Pronunciation and Singing Tune Under the New Mobility Paradigm - Atlantis Pr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atlantis-press.com/article/125967358.pdf
  76. Music - Authoritative Research Guide - Oxford Bibliographies - obo,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page/146
  77. 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Music - Bruce Gustafs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global.oup.com/academic/product/oxford-bibliographies-in-music-9780199757824
  78. Musicology and Ethnomusicology: Popular Music Studies - Library Guides - LibGuid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unimelb.libguides.com/c.php?g=402805\&p=6750359
  79. About Ethnomusicolog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ethnomusicology.org/?page=AboutEthnomusicol
  80. Ecomusicology, Music Studies, and IASPM: Beyond “Epistemic Inerti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iaspmjournal.net/index.php/IASPM_Journal/article/download/609/pdf_1/3133
  81.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201810012
  82.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music geography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EN/10.18306/dlkxjz.2024.05.013
  83. 基于GIS的国外文化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变与趋势,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journal-n.scnu.edu.cn/article/doi/10.6054/j.jscnun.2022067
  84.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article/2016/1007-6301/1007-6301-35-12-1447.shtml
  85. 田野地图与线索音乐民族志叙事 -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2/t20231208_5702296.shtml
  86.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民族志”系列讲座之十音乐体验民族志和书写的多样性,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yyyjs.ccmusic.edu.cn/ysxw/04f7223946b8487a81cf1bf152e6578d.htm
  87.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iel.cass.cn/mzwxbk/phxk/200810/t20081007_2765444.shtml
  88.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oxfordre.com/internationalstudies/display/10.1093/acrefore/9780190846626.001.0001/acrefore-9780190846626-e-140?p=emailAygwBMkFF27wo\&d=/10.1093/acrefore/9780190846626.001.0001/acrefore-9780190846626-e-140
  89. The social life of death: Suicide and self-destruction in the Seattle Grunge Sce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882906_The_social_life_of_death_Suicide_and_self-destruction_in_the_Seattle_Grunge_Scene
  90. Sonic geographies: Exploring phonographic methods - -ORCA - Cardiff Universit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orca.cardiff.ac.uk/id/eprint/65524/
  91. Chapter 1 The Rise of Cultural Economic Geography - CiteSeerX,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citeseerx.ist.psu.edu/document?repid=rep1\&type=pdf\&doi=1ea33124651967c181a4d0db75684baaeb3d8424
  92. (PDF) The Rise of Cultural Economic Geography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344114_The_Rise_of_Cultural_Economic_Geography
  93. Case Study: How Spotify Prioritizes Data Projects for a Personalized Music Experience | Pragmatic Institu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pragmaticinstitute.com/resources/articles/data/case-study-how-spotify-prioritizes-data-projects-for-a-personalized-music-experience/
  94. (PDF) Individual Case Study & Report: Spotify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3598771_Individual_Case_Study_Report_Spotify
  95. Stack Music: Spotify and the Platformization of the Digital Music Commodity by Kyle Robert Arcand II Digital Art History/Computa - DukeSpa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dukespace.lib.duke.edu/bitstreams/d7f1bd3e-b4f6-4f57-ba16-4b26383cc892/download
  96. 音乐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9%9F%B3%E4%B9%90%E5%AD%A6
  97. 中国城市音乐的文化特征及研究视角攘,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g-city.sass.org.cn/_upload/article/files/f1/9b/da5f917246a282c45d0c0c4a3301/9915ab4a-2956-4d59-b724-a049250d3937.pdf
  98. Ecomusicology: Bridging the Sciences, Arts, and Humanities B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libres.uncg.edu/ir/uncg/f/A_Allen_Ecomusicology_Bridging_2012.pdf
  99. 艺术地理学的发展与使命 -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09_5776450.shtml
  100. Music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Initiative Trends for 2025 -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globalwellnessinstitute.org/global-wellness-institute-blog/2025/04/02/music-for-health-and-wellbeing-initiative-trends-for-2025/
  101. Global Market View Independent Music Publishing 2025 - IMPF,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www.impforum.org/wp-content/uploads/2025/03/IMPF-Global-Market-View-Independent-Music-Publishing-April_2025.pdf
  102. Trends and Issues of Promoting Digital Learning in High-Digital-Competitiveness Countries - ERI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636595.pdf
  103. OPEN CALLS for WG members - aec-music.eu,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aec-music.eu/project/empowering-artists-as-makers-in-society/open-calls
  104. Tag: 数字人文 - ukch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27, 2025, https://ukcha.er.kcl.ac.uk/tag/%E6%95%B0%E5%AD%97%E4%BA%BA%E6%96%87/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